为有效解决部门间职责交叉、边界不清问题,提升民生诉求事项响应效率和服务水平,区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,积极探索实践,重点围绕问题清单梳理、法治思维引领和长效机制建设三方面破题,精准定位责任主体,有效破解困扰群众和部门的职责认定难题。
深挖疑难症结,梳理问题清单。区委编办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,积极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,重点关注群众高度关切、反映强烈的重点民生领域工单。同时,通过微信、电话等多种渠道为各部门答疑解惑,并定期汇总职责争议高频事项。坚持“应列尽列、动态更新”原则,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城市管理、市场消费、民生保障等领域,系统梳理职责争议问题清单。
坚持法治引领,厘清责任归属。强化法治思维在职责界定中的核心作用,组建研判小组,建立职责争议法治化裁定机制,明确“问题汇总—法律依据检索—联合研判—裁定反馈”流程。例如在处理具体争议时,针对商家强制收费、预付卡退费等典型问题,重点参考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、规章、政策文件,反复研读涉事部门“三定”方案,解析核心职能表述和职责边界划分;针对重大疑难或新业态引发的问题,研判小组认真分析,厘清群众诉求热点、办理流程堵点、部门争议焦点,找准问题症结以及背后的体制机制障碍。深入相关部门开展调研,排查部门单位存在的职能交叉、服务盲区等问题,逐步明晰职责界定思路和建议。今年来共完成20余件工单的职能界定,有效提高了12345热线群众诉求办结率。
持续深化研究,建立长效机制。今后,区委编办将继续关注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定期梳理12345热线、领导批办、政协提案等渠道反映的热点问题,结合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等工作,用好法治思维,以摆事实、列法规、讲“三定”的方式,引导各部门直面问题核心,按照“分清主次、主办牵头”的原则,形成主次清晰、工作高效的多元协同主体,促进民生诉求一次办成、一次办好局面,切实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